俗话说,性格决定命运。不同的性格,会有着不一样的人生走向。近日,一项研究显示,性格不仅可能影响命运,还会影响认知能力,拥有某些性格的人大脑可能更健康。
这5种性格,不易痴呆
近日,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》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,拥有更加积极、活跃的性格特征的人,他们的大脑可能更健康。
因为性格会影响认知能力,而这些性格与大脑认知能力呈正比,因此,这些性格类型的人不易痴呆。
研究团队花费13年、分析1300多项研究、纳入超200万受访者数据,对性格和认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,结果显示:
活跃、快乐、勤奋、富有同情心、开放这5种性格与大脑认知能力呈正比。
01活跃的人
活跃是一种积极的性格,这类人往往精力更充沛,思维更灵活,易迸发出思想火花,能更广泛地阅读、探索和处理事件。
他们能更好地掌握多种认知能力,能够广泛涉猎知识,拥有强大的记忆检索和信息处理能力。
02快乐的人
这类人往往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。他们习惯于抱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、去解决事情,即使暂时无法解决,他们也会调整好心态,相信曙光就在前方,一定有办法可以跨过困难。
这种乐观的性格对大脑健康有着极大的益处。有相关研究表明,乐观的人更容易保持认知灵活。
03勤奋的人
勤奋会使神经元不断锻炼,让神经元细胞功能得以保持和提升。生活中,勤奋的人面对难题时,可能会反复揣摩和实践,以更彻底地解决问题,提升认知功能。
他们通常很自律,有着良好的健康饮食,以及规律的作息时间。会用高要求、高标准来约束自己,相对来说也可以更好地控制、表达自己的情绪与健康。
有研究表明,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饮食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,提高认知能力。
04富有同情心的人
这类人往往很善于沟通,能掌握更多语言技巧、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储备,了解更多信息细节。而在聊天的过程中,可以刺激大脑的神经网络,提高记忆力、注意力和认知能力。
因为聊天需要运用语言、思维和记忆等多个认知功能。在进行对话时,不仅要理解对方的意思,还要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。这不仅可以激发大脑的活动,还有助于保持大脑的弹性和灵活性。
还有研究表明,经常参与对话和交流可以促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,并增加大脑中的神经可塑性。这使得大脑容易适应变化、学习新知识和处理复杂的任务。这些都是预防痴呆症的重要因素。
05包容和开放的人
这类人更能接受不同的观点。要知道人的性格与学习方式之间存在联系,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开放地接受新知识、新想法呈正比。
在医学实践中,当对七十至八十岁年龄段的老年人进行脑部核磁共振检查时,通常会发现他们的大脑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现象。但有一部分老人的认知功能检测依然很好,就是因为有的老人本身的神经细胞活跃性高、认知功能强,即便大脑萎缩了一部分,剩下的部分也能很好地运转,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。
通常,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治疗目标有两种:
1尽量延缓大脑衰老,保证神经细胞数量减少得不要太多、太快;
2尽量保持神经细胞总体功能,不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,即便老人有脑萎缩,若通过基础测试认为他的认知功能仍有90%以上,不影响生活,也无需过分担忧。
防控认知障碍4大要点
拥有上述几种性格并不绝对意味着认知水平更高,还有更多影响认知的因素,比如学历水平、经济条件、社会环境等。
并且,凡事都有正反面,活跃的人虽能提出更多新思路,但也可能性格不沉稳、不缜密。高度乐观且很少有抑郁情绪的人,可能也是自负、骄傲的。
虽有研究证明,性格可能与神经元、遗传基因等相关,但外界环境、自主意识对性格的改变同样不容忽视。
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改善认知功能:
01了解认知重要性
临床上有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认知水平,更不用说知晓其重要性,也就不会有意识地改善认知功能。
许多老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,记忆力不好是正常情况,因此不去看病,导致疾病加重。
02勤动脑,稳心态
过了60岁的中老年人,要经常有意识地动动手、动动脑,比如做些剪纸、缝纫等手工活,让大脑得到锻炼;又或者打牌、打麻将,不仅满足了日常交流的需求,还锻炼了思维能力。
此外,生活中可以多让中老年人学习各种互联网功能,锻炼大脑。还可以多让他们记路、计算价钱等,时刻保持大脑的运转。
每个性格都是独特的存在,我们可以在原本的基础上,去增加其他有益的性格特点。为了大脑健康,我们一起追逐积极、乐观、自律的生活吧!今天起,多笑一笑,多和朋友聊聊天吧。
03多锻炼,控慢病
临床上,有专门改善认知和行为障碍的疗法,比如神经保护治疗等对症治疗,以及运动疗法、作业疗法等康复治疗。
坚持锻炼可以促使大脑合成血清素、多巴胺等让人快乐的物质,广场舞、太极拳、郊游等,都有助于维持认知功能。
同时,要做好健康管理,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会影响老人认知功能。并保持规律作息、饮食清淡、避免不良嗜好。
04及时采取药物治疗
认知障碍可以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、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、脑循环改善剂、脑代谢促进剂等药物进行治疗。
有些人的焦虑、抑郁等可能是器质性的,他们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,很难通过自我调节来改变,此时建议遵照医生的指导采取药物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