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血管病
据统计局数据显示,我国农村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重为23.26%,农村脑血管病粗死亡率在疾病粗死亡率中排第1;城市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重为20.58%,城市脑血管病粗死亡率排第3。脑血管病已成为人类的一大杀手。冬季是脑血管病高发季节,做好预防工作十分必要。
1.冬季为何高发脑血管病
· 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患者血管比较脆弱,弹性降低。冬季气温变化大,血压波动增大,血压突然升高易导致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患者发生脑出血。
· 冬季气温逐渐降低,人体新陈代谢缓慢,且空气干燥,使血液黏稠度增加。
· 天气骤冷,可诱发心脑血管骤然收缩,易导致血管阻塞。
2.诱发脑血管病的因素有哪些
高血压
如果高压(收缩压)持续大于135或低压(舒张压)持续大于85,建议到医院就诊。
心脏房颤
房颤是指不规律的心脏跳动,它改变了心脏正常的功能,使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容易在心房中聚集。不规律的心脏跳动使这些成分脱落,随着血液流向脑组织,引起卒中。可以通过心电图证实或排除房颤。
吸烟、饮食习惯
吸烟使卒中的危险性增加一倍。研究证实,吸烟可导致脑血管狭窄引起脑卒中。过度饮酒可增加3倍卒中危险性。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可导致高血压和肥胖,并增加患卒中的危险性。
代谢性疾病
近年来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,如糖尿病,高脂血症等。这很可能与生活水平提高有关。
3.脑血管病有何先兆症状
脑血管病虽然起病急骤,但很多病人在发病前数天或几小时都有一些早期信号,医学上称之为“中风先兆”。治疗脑血管病的关键是早期发现,早期治疗。
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先兆:
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短暂的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,又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,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,可导致脑梗塞。
运动神经系统的症状表现为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,口眼歪斜,口角流涎,失语,吞咽困难等。感觉神经系统的症状表现为面、舌、唇或肢体麻木,也有的表现眼前发朦或一时看不清东西,耳鸣或听力改变,有时可伴有头晕甚至短暂性记忆丧失。症状发展迅速,消失快,通常持续数秒到数十分钟,24小时内恢复。
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先兆:
部分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平时有不明原因的头痛,视力下降,复视,耳鸣,颅内杂音,癫痫发作等症状。如果突然出现头痛,同时可出现眩晕、恶心、呕吐、嗜睡或昏迷、偏瘫、偏身感觉障碍、偏盲、失语等症状,这可能是脑出血的预兆症状。
4.有哪些检查方法?
检查方法包括CT,CTA(CT血管显像),MRI(磁共振成像),MRA(脑血管磁共振成像),PET(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),DSA(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),颈部彩超等。
5.冬季脑血管病的预防
避免血压波动大
积极控制血压,血压波动较大的高血压患者尽量服用长效降压药物。此外,对高血脂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心房纤颤等危险因素要积极治疗,按照医嘱规律服用相应的药物。把这些危险因素控制好了以后,脑血管病的发生会显着降低。
注意保暖,适当运动
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、痉挛,发生供血不足,并可能导致栓塞,要十分注意保暖。冬天里老人起夜时更应注意保暖。如要晨练,应安排在太阳出来后,避免因冷空气刺激使血管骤缩诱发心脑血管意外。
减低血液黏稠度
冬季是一年中比较干燥的季节,血液中的水分更显不足,增加卒中发生机会。此外,夜间人体血流缓慢。所以白天可增加饮水量,睡前可喝一杯温开水。
合理饮食
冬季餐桌上各种肉类食品明显增多,很容易造成血脂在短时间内增加,血液的黏稠度随之增加,可诱发急性脑梗死,应少选用肥牛、肥羊、肥肠等,可多选择鱼类等海产品。
关于饮酒
目前对饮酒的普遍看法是酗酒肯定有害,而少量饮酒尚有一定好处,它具有扩张血管,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。因此,酒可少量饮用,但每日不超过100克。烟较好不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