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髓空洞症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使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而造成,病变扩展到前角细胞引起运动神经元破坏,相应肌肉瘫痪、萎缩、肌张力降低,肌纤维震颤和反射消失,脊髓空洞症属于进行性疾病,但是病程较慢,有的患者甚至迁延数十年。据统计,脊髓空洞症发病率在十万分之八点四,也就是说十万人中有9个人会发病。正是因为脊髓空洞症病情隐蔽、发病率低,容易被患者及非专科医生所忽视。
脊髓空洞症发病率不高,但它较大的危害是肢体残疾,改善起来比较困难。对于这种病,建议早发现早治疗。
患者案例
张先生 45岁 脊髓空洞症
2012年,张先生患上了结核性肉芽肿,手术后导致了脊髓空洞症。
结核性肉芽肿在切除之后,造成脊髓损伤是不可避免的,因为脊髓非常脆弱,一旦发生损伤,就会逐渐液化、萎缩,这种现象在影像学上称为脊髓空洞症。
术前痛苦不堪 反复怀疑人生
张先生在入院治疗前,双下肢无力、不能行走、不能站立,肢体出现痉挛现象。整个感觉系统、运动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都有问题。
张先生说,整个人都被巨大的痛苦吞噬着,心里烦闷,却无处发泄。得了这个难医治的病,人都瘦了一大圈,到处求医,却没有一点效果。这样活着看不到一点希望,家人还跟着受累,到底还有什么意思?确实很多次都有放弃的想法。
2次手术后 重燃对生活的热爱
在现代医学史上,脊髓空洞症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棘手的病,治疗起来很不容易。张先生入院后经过医生会诊,通过脊髓神经定位,加上鞘内修复治疗,经过两次治疗后,腿部力量增强了,痛觉、温度觉、触觉得到了明显的恢复。治疗后能扶着拐杖走路了。
张先生说:次手术后,躺了6小时醒来后,感觉肌张力明显下降了,双腿可以自主弯曲。二次手术后,张先生更加感觉自己在一天天的慢慢好转当中。
看的出来,张先生很满意这两次手术的效果。尽管杵着拐杖走得很艰难,但我们仍从他眼里看到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康复的迫切渴望。与入院前失落沮丧的他自己判若两人。
祝福他越来越好!